致敬战“疫”路上的医护人员

11-14

浏览量:632

凡人有惧,为医则刚。面对突发疫情,人们避而远之,他们却冲在第一线,挺在最前沿。

“全体集结!”11月4日晚10时,随着一道无声的哨声响起,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瞬时启动,全区卫健系统各医疗机构积极响应,第一时间奔赴工作岗位,迅速开展流调溯源、核酸采样、样本运送、核酸检测、消毒消杀等一系列防控工作。



11月5日,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启动,黄州区人民医院派出140名采样人员,准时到达全区57个核酸检测点,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工作,平均每人每天采集数千个样本。



手消毒、撕棉签、采样、放样……这是防疫一线“夫妻档”袁俊和王佳欢、邹玉宝和余梦华每天重复数百上千次的动作,从每位居民的登记到完成采样,虽然只要几十秒时间,但每天采样几百人,这身厚重的防护服,医护人员们一穿就是十多个小时,被口罩勒出的印痕,被雾气模糊的防护面屏,变成每个人的“标配”。

为保证做到核酸检测“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”,区人民医院为东湖街道余家湾社区、虹桥社区等91户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和身体不适的居民上门采样。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完成核酸采集3万余次的同时,还上门入户200余户。他们用温暖亲切的态度,专业规范的操作,保证了每一份核酸采样标本质量。



核酸检测作为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筛查手段,样本从接收、梳理、编号扫码,到试剂分装、核酸提取、核酸扩增、分析数据、审核结果,每一个流程,都有严格的标准规范,不允许出现一点点差错和失误。

在区人民医院PCR实验室内,00后检验员李惠婷穿戴着臃肿的三级防护装备,在负压环境里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,衣服湿了又干、干了又湿,面对看不见的“敌人”,全身心投入战斗,只为早一点发现病毒,早一分钟出结果,早一分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。



为保证市民正常的诊断需求,区人民医院设置三级预检分诊、发热病人专用通道、24小时核酸采样点、缓冲病房手术接诊,及时开展专家会诊。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合理科学安排,对前来就诊患者查验“三码一证”,发现发热患者闭环转运至发热门诊就诊。对前来看病的患者,医生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,询问流行病学史,发现有相关症状的按要求落实登记、隔离、上报工作,为患者提供安全、高效的医疗服务。

就是这么一群活跃在黄州城区的“白衣战士”,在守护着我们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。让我们向战“疫”路上的医护人员致敬!

来源:今点黄州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提供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5036180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热门资讯